全國首創驅鳥系統:鳥兒遠離昆明機場有“鷹”出沒 |
發表時間:2010/12/16 |
|
發表者:湖南生物標本 |
|

驅鳥隊員發明的驅鳥風輪

猛禽“恐怖臉”
驅鳥“機器老鷹”元旦上崗 收到信號后會叫會撲食 驅鳥效果還不錯
鳥兒,是天空中飛翔的精靈。然而一旦它們的路線與飛機沖突,它們就可能變成引發機毀人亡事故的“炸彈”。為了讓起降的飛機免受鳥兒的威脅,昆明機場可謂是想盡辦法。元旦假期,一套在國內首創的仿生鷹驅鳥系統在昆明機場投入使用。昆明機場安全運行保障部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他們在全國首創的第三種驅鳥手段,這套系統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
全國首創 仿生鷹驅鳥系統
“8號崗,用驅鳥禮花彈嚇走那只老鷹。”2010年12月30日,本報記者進入昆明機場的隔離區,正在昆明機場安全運行保障部鳥擊防治辦公室驅鳥隊員的帶領下參觀驅鳥設備時,一只老鷹出現在了機場跑道的附近。驅鳥隊員立即通知了驅鳥崗哨,很快兩發禮花彈升空了。但在巨大的爆炸聲響和禮花彈的閃光、煙霧恐嚇之后,這只老鷹依然悠閑地在附近盤旋覓食。“沒辦法,只能用鳥槍打了。”驅鳥隊員拿出了鳥槍,一連開了幾槍,老鷹才飛走。
據了解,老鷹等大鳥,一般都比較聰明,飛行速度也快,自己會躲開飛機,同時也能嚇走小鳥,起到驅鳥的效果。國外一些航班少的機場也用老鷹驅鳥,但昆明機場航班太多,所以,老鷹也是一種需要驅離的鳥。
盡管老鷹一類猛禽也要被驅離出跑道附近的空域,但驅鳥隊員們發現可以利用小鳥對于老鷹的恐懼,來進行驅散。從元旦假期開始,昆明機場投入了一套驅鳥隊員們自己發明的仿生鷹驅鳥系統。這套仿照老鷹的設備,平時就潛伏在草叢中,其高度正好能夠被草叢遮住。當充電一段時間或者是接到控制信號之后,就會像一只老鷹起飛后撲向食物的樣子,同時發出老鷹的鳴叫聲,讓小鳥產生恐懼,不敢繼續在附近逗留。為了不被小鳥適應,這套設備還可以搬動到不同的位置。“小鳥對于食肉性鳥類的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就是利用這個特點驅散小鳥。目前這個產品已經申請國家專利。”驅鳥隊員介紹,這套設備投入使用后,這種“仿生+游擊戰”的方式已經開始發揮出明顯的驅鳥效果。
外來候鳥 不懂“方言警報”
自從1912年美國發生第一起因鳥類撞擊飛機而引發墜機事故后,人類就開始為怎么樣避免這類事故發生想盡辦法。隨著航班起降量的不斷攀升,昆明機場對于防止鳥擊事件采取的措施也越來越多。近年來,昆明機場購買的驅鳥設備有:價值100多萬元的2臺專用驅鳥車、25套超聲波驅鳥設備、6套風動驅鳥設備、10套恐怖臉以及粘鳥網、驅鳥槍支等等。
“超聲波驅鳥設備是從英國進口的,能夠發出96種不同頻率的聲響,其中只有10來種是人的耳朵能夠聽見的,更多頻率的聲音只能被鳥類聽見。”驅鳥隊員介紹,由于昆明機場離市區很近,機場周邊除了有麻雀、鴿子等留鳥外,還有大量候鳥、旅鳥。如何讓這些“遠方的客人”遠離機場,是昆明機場鳥擊防治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針對候鳥、旅鳥不熟悉機場環境、警覺性較高的特點,昆明機場在飛行區內安裝了25套語音驅鳥設備,利用語音驅鳥設備發出受驚鳥類或遇險鳥類發出的警報驚叫聲或求救悲鳴聲以及鳥類天敵的鳴叫聲,來驅趕候鳥及旅鳥。但驅鳥隊員很快發現,這個辦法只對一部分鳥兒有效,另外一部分鳥兒則根本不買賬。通過請教鳥類學專家,驅鳥隊員們才知道,原來不但不同的鳥類有不同的“語言”,就連不同地區的同種鳥類也有各自的“方言”,這導致部分鳥類聽不懂設備聲響的“警報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