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機場首次采用獵鷹驅鳥取得突破 |
發表時間:2010/12/16 |
|
發表者:湖南生物標本 |
|
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 (侯啟 李偉 陳國全)中國空軍軍用機場獵鷹驅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經過1個月的培訓,來自各軍區空軍部隊的首批30名驅鳥技術兵已完成技術培訓,獵鷹驅鳥技術將在空軍部隊全面推廣。
鳥類是飛機的殺手。據統計,每年全世界約發生2萬起以上的鳥撞事件。鳥撞飛機成為飛行安全的重大隱患,也是航空界的國際性難題。
中國古代早就有馴鷹的記載,在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地區都有傳統的馴鷹術。針對中國地理環境和鳥類棲息特點,空軍后勤部有關部門聯合北京猛禽救護中心和地方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從中國境內篩選出蒼鷹、獵隼、游隼等3個品種的獵鷹,這類鷹的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兇猛但容易馴化。
從2007年7月起,空軍后勤部有關部門聯合北京猛禽救護中心和地方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做了大量馴化和驅鳥實驗。同時,科研人員依托空軍某場站,建立了獵鷹馴養基地進行馴化驅鳥實驗。他們成功總結出一整套馴化獵鷹驅鳥的做法,在獵鷹品種選擇、獵鷹來源、馴化、機場驅鳥等環節形成了成熟的經驗,編寫出操作性強的獵鷹馴化驅鳥教材。
記者在空軍某機場現場觀摩了獵鷹驅鳥表演。隨著驅鳥技術兵的哨音響起,4只獵鷹平沖掠過地面,旋即沖向空中,地面驅鳥技術兵再次揮動繩索,獵鷹立即展開空中盤旋。一只鴿子進入視野,獵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撲向鴿子,只見一個飛撲,鴿子就像斷線風箏一樣掉到地上,地面草地上一些小鳥也驚恐地四散逃去。
據該場站人員介紹,原來要用一個連兵力、采用聲光電色等10余種手段,經1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的飛行前機場驅鳥任務,如今只需經1個月馴化后的4只獵鷹10多分鐘,就可將機場的鳥兒驅逐干凈。同時,采用獵鷹驅鳥手段,能夠達到人工驅鳥難以達到60米以上高空的盲區,提升了機場飛行安全保障系數,還避免了因化學藥物驅鳥手段造成的環境污染,有效保護了機場的生態環境。